他妈在乎!
中午之前,其余本地商人也分工妥当,在蔡家的主导下,一口气吃下了近三十万两的货物,这还是部分赊销的情况下勉强做到。
杨浩开出的支付条件非常大方,不一定是银元,黄金也可。本地出产的农作物更可,借口是西洋各国的粮食都用了化肥农药,口感不佳---为此他还弄来给工人们吃的那种两块五一斤南方大米,和本世界面粉做的馒头让众人品尝。
南方产的双季稻粗糙大米就不必说了,现如今的面粉里掺了滑石粉、增白剂、食品胶、增筋剂等等,看起来比乙位面产的模样好看,可那馒头怎么吃都不对味!
众商家对此感触就更深了,一时间莫名升起些许的优越感:“原来,洋鬼子们也不是什么都好,吃的粮食都跟没滋没味的。”
不过,随之而来的就算另一种歪念头:“是不是把出卖的粮食也换成这种呢?好像杨家许诺可以多出1成的差额啊!如果把官仓里的新粮全都换了……嘶!好大一笔买卖!”
官粮!数量动辄以百万担计算!自古都是贪污案件的高发区,拿陈粮倒换新粮都是最低级的手段了,要是用杨家提供的这种外观极好的外洋粮食去冲顶,里外里得多少油水啊!
众人忍不住心痒难耐,但也知道这事儿不是他们能干的,更不能宣之于口,传扬出去,可是要灭门的大祸!想想就算了。
此外,各家里有的明清家具,诸如黄花梨、檀木、铁木等等的,都要,传承有序的大开门古董,也行,珠宝玉石以及仿品就算了,不过拔步床之类的东东,也可以。
总之,他们可以用各种方式支付换取,并且得知,再过十天半个月的,杨家会在山脚东侧开设一个集市,定期给平民提供零散洋货的买卖兑换,所谓与民同乐嘛。
不提他们如何回去紧急组织各种资财来置换,杨浩也不留他们吃午饭---主要是没地方,全部送走之后,吩咐刘大富等人招呼着,他自己则开上吉普车,陪着刚过来的小姑杨海心,直奔县城。
说起来,到了乙位面多日,他都没能好好的参观过。此次杨海心来,却是为了影视城投资的事情。在她的计划中,要打造一座全国独一无二、最逼真的明清古城,素材,就是眼下要去县城采风拍摄的样板。
不出所料的,两人的汽车刚刚开过去,有所耳闻的守卫不敢拦,还主动帮忙为他们开道。进去后,立即引发了轰动和围观。无数人挤满街道周围,瞪大眼睛好奇的打量姑侄俩,胆大的孩子特地绕到后头猛瞧,然后尖叫着:“没辫子!没辫子!”
人群登时一阵骚动。
二百多年前的“剃发易服、留发不留头”的血腥杀戮虽然已经远去,但刻入骨头的恐怖依然绵延至今。再加上满清“防民甚于防寇”的一贯核心政策,对不服从其奴役的汉民一向警惕有加。就算这年头还没开始闹革命党,却也因为太平天国、捻军的折腾,让民众有了一定的认识。
于是,不断向前拥挤的人群呼啦啦向后退开几大步,谁也不敢表现的太过亲近---指不定就被弄成同党一堆儿砍了脑袋!
大人们急忙拉住孩子,却又忍不住好奇的远远观瞧,不光是一身西装的杨浩,更重点关照换了一身汉妆华服的杨海心。
她可不喜欢那些小家碧玉的明清服饰,也不喜欢太过暴露的唐服,却是一身端庄大气的正统汉服宫装。加上人生的漂亮,从内里透出的强大气势,高挑的身姿,足以俯视众人,顾盼之间,不苟言笑,自有一股令人不敢靠近的威严。
无数围观者长这么大都没见过如此出众的人物,看一眼杨海心珠光玉润的面容,都不自觉的感到自愧不如,平日在他们眼里好似天仙儿的大家秀女,登时给比成了渣。
今年32岁的杨海心,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跟杨浩站在一起真个郎才女貌,让周围的无数人各种羡慕嫉妒恨。
随行前来的四位跟班,都是厉应九身手最好的徒弟,此时一身黑色作训服,头戴防暴盔,腰间挂满凶器,目光凌厉,护卫的滴水不漏。
两人全无不适,众目睽睽之下,泰然自若的用相机和摄像机随走随拍,尽可能翔实的把城中的建筑、物品、人物都记录下来,这些都将会经过处理后作为原始素材,提供给设计团队。
就在两人轻松漫步街头之时,离着不远的一座酒楼的二层窗口,一名脸带刀疤的壮汉死死盯着杨海心的背影,嘴角邪笑:“这俩就是杨家的人?”
多谢烽火如梦兄弟的打赏!继续求保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