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在外征战六七载,回家陪伴妻儿的日子不超过半年,小儿飞羽三岁,至今见到本王依旧哇哇大哭百般不肯相认。还请右丞大人代为转告陛下,能不能待到父子熟悉之后再遣本王为国效力?”
虽然苏轼没明说内情,但洪涛也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自己现在的威望太高,老这么扔在驸马府里不闻不问对朝廷的影响不好。他们想给自己弄个听着不错的职务外放,这样大家就都踏实了。
别逗了,这事儿洪涛坚决不能答应。说好听点是外放,实际上不就是流放嘛,肯定不给兵权,到了地方上还得受地方官的管束。
“不然,之前凉王是去边关带兵征战,按大宋律不能携带家眷,若是去地方赴任则无此限制,王爷尽可以带着长公主殿下与家眷一同前往。”
苏轼既然来了必须有足够的准备,谁都清楚凉王不好说话,不带点干货不是擎等着挨骂嘛。以前当驸马都尉、开国候的时候都不客气,现在已经是凉王了,揍自己一顿都没地方喊冤。
“……去哪儿、做什么,由本官自己挑吗?”能带着家眷一起赴任,这个待遇洪涛从来没敢想,必须有点动心。
难道说皇庄起作用了?要这么讲,庞皇后那边以后还真得经常走动走动,这耳边风力道很强嘛,和台风差不多了。
“凉王可以上书请郡,此乃朝廷对重臣的恩典……”一看王诜的态度有所缓和,苏轼又献上一条建议,打算趁热打铁。
如果这件事儿能定下,自己不光能在皇帝面前博得一份不小的功劳,还能给旧党势力不小的打击。王安石、司马光之流已经成了新的旧党,章惇、李公麟、加上自己原本的蜀党同僚,俨然成了新党。
虽然目前的新党有点弱,可它有皇帝支持,要是再加上一个敛财如拾土的凉王,前景还是很美好的嘛。
“请谁?”可惜苏大文豪碰上了一个官场盲,没有高翠峰在一旁拾遗补漏,洪涛对很多宋代官场的规矩都是两眼一抹黑。
“非人也,是请郡……左迁是也!”兴致勃勃说了半天,刚想得到应有的回馈,结果发现对方连基本内容都没听懂,会是啥感想?
苏大文豪现在也鸟枪换炮了,堂堂尚书右丞,浑身一抖都是官威,但拿这位王爷愣是没辙,气的吹胡子瞪眼还得耐心解释。
“子瞻的意思是本王可以自己挑地方?哪儿舒服就去哪儿当知州?”这事儿倒不难解释,很快洪涛就听懂了。
北宋朝廷对官员真是太好了,好的有点出格儿。假如有重臣身体不好,无法承担太繁重的工作,又不符合退休的条件,就可以上书请郡,自己找个想去的州郡去当知州,说是赴任,其实和疗养差不多。
皇帝一般都会批准,这是对有功之臣的福利待遇,也是做给其他官员看:只要肯为皇家效力,皇家就不会亏待各位,更不会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然也……”苏轼的脑门都见汗了,此时他稍微能感同身受一些王安石、司马光的难处,也明白皇帝为啥这么不想让凉王入朝堂了。
说几句话都这么麻烦,将来怎么坐在一起商量大事儿?动不动还就风干肉,赶紧滚蛋吧,有多远滚多远。
“如此说来本王倒是可以考虑考虑……子瞻以为回甘凉路如何?那边本王熟啊!”洪涛就喜欢看别人气急败坏,能把苏大文豪气成这样也是不可多得的好机会,赶紧再补一刀。
“不可,边关军路不可选……”苏轼的手都快把椅子扶手抓碎了才忍住脾气,你是真傻还是装傻,还回甘凉路,咋不说去幽州呢!
“哦,对对对,不能再带新军了是吧?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