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卫再次出动了,这次瞄准的目标是东南的海商。这些海商过去是和江南的工厂主们进行合作的,工厂主们生产面部、丝绸、瓷器等等商品,然后由这些海商进行对外走私贸易。
大明与西方人的贸易,是在大明组织舰队七下西洋之后,感觉贸易不划算中断了之后,西方人自己造船过来进行贸易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欧洲没有了中国商品的输入,造成了严重的通缩。
欧洲人长期都是以香料作为货币的一个经济体系,但要从印度换取香料,就必须要有中国的丝绸、瓷器。
佛教将的衣钵,就是丝绸和瓷器。佛教是印度人搞出来的一种精神骗术,所以受印度文化影响,所以有衣钵这个词汇,而且还是很重要的东西。印度人终极追求,就是丝绸和瓷器,这是印度人的货币体系。当然佛教和佛家又是不太一样的,佛家是佛教所采取的一种核心思想,就像是道教用道家的东西一样。
佛教这个宗教,就是一种骗术。古代印度人没什么商品可以输出,那怎么办呢?于是就靠输出骗术来换取商品,有人说佛教入身破身、入家破家、入国则破国。佛教在中国没有进行本土化之前,这种特性尤为明显。信仰佛教相当于是被收取了终身税、智商税。所以古代中国,才会发生三次大规模的屠佛运动。经过这些屠佛运动之后,佛教又进行了本土化,与儒家、道家的东西相融合之后,印度蛮夷的那种习性就减轻了不少,不过依旧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而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这些宗教本质上都是一种贸易组织,一种贸易准入体系,例如某个宗教势力的区域内,信仰这个宗教就不用交税,不信仰这个宗教就要交税。
佛教同样也是为了贸易而出现的一种宗教,只不过输出的商品是骗术,是一种智商欺诈。
古代伊斯兰教能在东南亚传播的原因,也就是因为阿拉伯人掌握了农业全球化时代的商品贸易渠道,阿拉伯人在东南亚进行贸易的原因。后来阿拉伯人被蒙古人取代,蒙古人的这种贸易体系又被大明给摧毁了。
大明组织七下西洋,就是为了开通贸易,后来感觉不划算就停了。沧海横流之后,则变成了欧洲人来掌握贸易渠道。
欧洲人为了获取香料,所以先从中国把丝绸、瓷器运到印度换取香料,从而解决欧洲的通缩问题。
东南的那些走私商人,则是把商品卖给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船队,进而得到利润。同时还和日本、东南亚进行贸易。
这过手的利润是很高的,满清入关的时候,随便查抄一个大户,家里就是十几万两、几十万两银子,那些大户人家手上的钱是非常多的。
资本阶级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赚到了钱不愿意花出去,或者花钱投资只是为了垄断某个行业,然后赚更多的钱。
但市面上的钱越来越少,那些有钱人都不愿意花钱的时候,经济问题也就出现,经济危机也就来了。
这个时候这些富人就会说,这是市场需求不足。可社会上,明明还有很多翻垃圾桶的普通百姓,这些不正是需求么?
放任这些民资资本的发展,是明王朝最大的败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