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到数十年的战乱之中,导致这些地方的老百姓陷入到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情形,绝不能够持续下去,今后也绝不能够出现。。。”
“我大明王朝,近几十年的时间,遭遇太多的磨难,流寇造反,八旗军劫掠,天灾人祸,老百姓流离失所,有些地方十室九空,死难的百姓不计其数,让我大明王朝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大明王朝险些毁于一旦。。。”
“朕希望我大明所有人,不管你是朝着官吏,士大夫,还是商贾或者百姓,都要记住这几十年的教训,朕不允许重蹈覆辙,征伐大清国之后,朕要将这些所有的事情,编印成书籍,让各地的学堂都去教授,让众人都知道这段惨痛的过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大明王朝若是不能给从历史之中获取到教训,不能给真正总结其中的原因,就难免会再次的内讧,再次的厮杀,再次的衰败。。。”
“今日朕说了很多,有些话不必要在这里说,今日本是沙场点兵,说说征伐厮杀的事宜就可以了,不过朕还是要说这些,就是让你们都记住,要像护卫自己的生命一样,护卫我大明王朝来之不易的富庶和强盛,没有国哪来家,我们护卫大明王朝,其实就是护卫我们自身的家园。。。”
“朕还是要强调一点,尽管说大清国的某些满人,残杀我汉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这些人必定会遭受到朕的惩戒,但各位将士的屠刀,绝不能够举向所有的满人,朕在前面已经说过了,满人也是我大明的子民,他们与你们一样。。。”
“我大明王朝能够海乃百川,我大明军队同样能够兼容五湖四海。。。”
用高山仰止来形容此刻的郑勋睿,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内阁大臣、朝中部分的官吏,都仰头看着皇上,眼睛里面出现的是崇拜和敬仰,至于说诸多的将士,更是仔细聆听皇上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字,生怕漏掉了。
感触最大和最深的还是太子郑翰宇。
郑翰宇在外面游历足足两年的时间,本来是打算提前回来的,不过因为大军征伐的推迟,郑翰宇还是在北直隶各地游历了近两个月的时间,一直到瑞元四年底才回到京城。
刚刚回到京城,郑翰宇就在乾清宫足足两天的时间,向父皇详细禀报了游历的心得,而后父皇将他两年时间来写下的所有信函,都一一拿出来,有些信函里面所写的内容,让不过十六岁的郑翰宇,都感觉到脸红,而父皇很高兴,认为这都是郑翰宇真正的进步。
以父皇为榜样,这是郑翰宇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耳闻目睹之下,郑翰宇钦佩父皇的刚强和睿智,和谐的家庭关系,让郑翰宇体察到父皇的苦心,也正是在这样的影响之下,郑翰宇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认识,深切明白了父皇的诸多治国理念。
郑翰宇已经逐渐变得成熟,尚带着稚气的脸上,显露出来些许成熟的气息。
这是郑翰宇第一次体验沙场点兵的气氛,这种蕴含巨大斗志的氛围,让他忍不住的热血沸腾,父皇曾经告诉他,今后他也会如此,站在最高处,面对诸多的将士,鼓励将士奋勇杀敌,保卫大明王朝。
尽管郑翰宇尚缺乏足够的治国经验,但他已经成功的塑造出来自身的性格,坚韧、顽强、不服输、善良、睿智,这一切,都将是大明王朝继续兴盛的保证。
出发的时间到了。
大军在副帅郑锦宏的率领之下开拔。
郑勋睿和郑翰宇站在一起。
看着已经长的和自己一样高的郑翰宇,郑勋睿百感交集,十多年对症翰宇的培养,他倾注了无数的心血,一年之后,郑翰宇就要大婚了,这又是关键的一步,他会要求郑翰宇,将来对孩子也要悉心培养,在如今这个时代,皇位的传承短时间之内是无法改变的,那么这个大明王朝最高的统治者皇帝,就成为了举足轻重的人,甚至能够左右一个王朝的命运。
郑勋睿不敢保证几百年之后的情形,但是他要牢牢的抓住这几十年的时间。
“太子,监国的时候,多多学习,朕已经告诉内阁诸位大臣,一些应该是你做决断的事情,认真考虑之后,果断做出决定,内阁不要过多的干涉,你在外面游历两年时间,充分体察到百姓的疾苦,只要你心中装着百姓,熟悉省府州县各级官府做事情的程序,你就能够自信的决断很多朝中的事情。。。”
“朕希望回到京城的时候,看到的是更加富庶和繁荣的景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