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轰隆”一声,他们身后的石门已经重新落了回去。
几人只能沿着巨大石板铺成的道路,一路向前。这次再没有叉洞和拐弯,就这么平直的一路走了下去。只有一点,这条石板路显得有些漫长,几人走到差不多第四天的时候,终于第一次转过了一个弯路,但仍没看到这条路的尽头。
这时,首先是陈凡发现了不对,那种空间错乱的感觉又出现了。
终于在走到第八天,在几人都有些茫然的时候,白帆突然说了句话,让陈凡如醍醐灌顶般的终于明白是哪里出了问题。
“不对,这里我们走过,我们好像转回原地了。”白帆盯着脚底下的一根白色布条,那是他包扎伤处更换了新布条之后随手扔下的。
陈凡马上说道:“我知道问题再哪了,我们这样走下去永远也走不出去,这是一个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转换的扭曲路带,就像莫比乌斯带一样,是一个扭曲的环带。在第四天的时候,我们正好走了一圈。第八天,我们就回到了原点。”
赵斌问道:“那我们怎么才能走出这个里呢!如果像你说的那样,我们进入了一个永远也无法走完的环带,那我们岂不是被困在这么一个莫明其妙的空间里了?”
陈凡想了半天,说道:“自从进了这里,我总感觉空间有种错乱的感觉,而且我们进来的石门也已经关闭了,根本不可能再从原来的石门出去了。不过,大家应该都记得,在第四天的时候,我们转过一个弯路吧?我想,那个弯路应该是有问题的,否则我们真的有可能永远也出不去了,早晚都要被饿死在这里。”
几人只好又走了近四天的时间,到了当初转过的弯路。
在这里,陈凡通过不断的测量、观察和分析,终于发现了地面上一处不同寻常的地方。
那里有一条微不可察的细小裂缝,只能通过他们当初从坠毁的飞船中带来的气流感应计才能测量到从小裂缝中吹出的微弱气流。
陈凡一边用气流感应计追踪着气流的延伸方向,一边让众人跟着他行进。
就这样,在走了有一个小时左右,气流突然分成了两股,并在地面上各转了一个小弯。通过跟踪气流的流向,陈凡发现两股分开的气流在地面上沿着一个圆形在绕行着,最终形成了一个直径十米左右的圆圈。
通过测量,确定了圆心后,陈凡让众人集中在了圆圈的中心。
陈凡一眼瞥见地质学家吴天启斜插在背包后面的一把动力锤,这种新型动力锤是从以前的地质锤演变而来的,不过现在体积更大也更沉重,可以凿开更大型的岩石。
老地质学家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随身携带着这么一把锤子,方便他们对付各种顽固坚硬和奇形异状的岩石。在飞船失事后,吴老仍不忘随手带着这么重的一把锤子,这让几人都对吴老的敬业精神感叹不已。
陈凡接过吴老递过来的动力锤,对着气流形成圆心处的岩石地面,专心致志的开始不停的锤击着。
只一会,地面已经被陈凡锤击的碎裂了好几大块青石下来。然后几人轮流开始拿起动力锤敲砸脚下的地面。
陈凡告诉几人,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打穿他们行走的地面,这样才能走出这个封闭的环带。而气流肯定是从这个封闭的空间外部进入的,那么一推理就应该能够得出这个气流圆圈就是环带外与环带沟通的一个点。
众人一直轮流的对地面青石锤击了有十几个小时,地面被凿下去了足有三十米多深。虽然地面的青石非常坚硬,可是众人都已经开启了初始进化,所有人的力量都增长了一大截,连续使用动力锤对青石进行击打工作仍没人感到疲劳。
这时正又轮到陈凡锤击着青石,却听到动力锤与青石相撞击后发出的声音逐渐发生着变化,陈凡手中感觉动力锤的反弹力越来越轻,青石底部的裂缝有开始不断增大的趋势,连忙呼喊一声。
其它人立即有高有低的围成一圈,所有人都紧紧用手脚扣住了凿出的石孔壁上。陈凡也贴住一侧孔壁,用脚踩住一块刚才特意留下的较大石块,然后用足全身的力气,把动力锤猛的砸向刚才感觉最薄弱的地方,自己一翻手又抓住了高一点的凸起石棱。
只听“轰”的一声,整个孔底“哗啦、哗啦”掉下去大块的碎石,孔底下面已经被凿穿了。
陈凡一只手抓住石壁,另一只手拿出照明设备向下面的空间照过去,发现他们距离下层地面大约有十几米的高度。他估计了下,感觉直接跳下去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陈凡本就处在几人的最下面,用照明设备给其它人做了个先跳下去看看的示意,整个人一纵身跳了下去。
快接近地面的时候,陈凡稍稍躬了躬身,缓冲了一下冲击力,发觉十几米的高度对他经过变异的身体来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料想其他人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陈凡跳下来之后,用手中的照明设备向四周扫视一了圈,发现这是一间很大的石屋,他们就像是从石屋的房顶上凿了一个洞,然后跳了进来。
发现暂时没有什么危险后,陈凡用照明设备晃了晃,示意其他人依次跳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