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七章 殿前君臣论民心 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李承乾说完,李世民点点头,又将目光转向了李泰,李泰听着李承乾的话,只是淡淡的一笑,站立了出来,道:“父亲,上古圣人在世,尧有九旱,舜有九涝,天灾之事,不可避免,但是若是圣人和百姓同甘共苦,百姓看在眼中,自然是心中怀德,虽然是在大灾之下,仍感于圣人的恩德。”

    这个李泰,小小年纪,还真是会拍马屁啊,李恪在心中想着,真是小看这兄弟两人了,在这方面真是无师自通啊,自己在低头的时候,;李世民直接道:“三郎,你也说说看。”

    事已自此,就无需回避,李恪站出来,看了岑文本一眼,岑文本也看着他一眼,李恪思索了一下,道:“父亲,儿和太子殿下在渭水呆了四个月,此次的赈灾在孩儿看来还是有很多问题,若不是父亲仁德,岑公和狄知逊明察秋毫,能够体察民情,将一些酷吏打击下去,要不然,儿以为,这些事情,将引起一些混乱。”

    李恪直接将问题摊开,让在大殿之中的众人都能吃了一惊,尤其是众人,都知道李世民是好大喜功,李恪这样说,会不会引起李世民的不悦,李泰更是眼中流露着快意。

    李世民看着李恪沉默在那里,点点头。,“恪儿,你说的极是,朕想知道的事情,百万流民在各地就食,若是安定,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就是你和太子,开始也要去东市借粮。其他地方的形势就更加不言而喻,蜀王给大家开了一个好头,诸位就畅所欲言就是。”

    看到了李世民对于李恪的话语,竟然是不生气,还有欣赏之意,李泰的眼中恨意更浓了几分,没有想到,列克在短短的几句之间,就将话头引向了令一个角度。

    “父亲,以隋朝的强盛,固然是远征高丽而劳民伤财,只是汉武帝也曾经与匈奴交战二十余年,损耗国力,以至于汉武帝自己不得不下了罪己诏,但是汉朝并没有因为汉武帝的穷兵黩武而亡国这是什么原因?”李恪看着在场上的众人朗声道。

    大殿之中寂静了下来,人人都在想着李恪的问题,拿汉朝和隋朝相比,两者确实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汉朝先后存在了四百余年,而隋朝不过是四十年的历史,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李世民和许多大臣都参与了对于隋朝扫平天下割据的作战,眼神之中炯炯有神,看着李恪,道:“既然是认为两者有差别,那么你就来说,朕要你看看,你会说什么新鲜的东西。”

    李恪向前了一步,步履从容,道:“汉朝之前秦朝经历了二世赵高之乱,高祖和诸位大臣以勤俭为主,经历了文景两帝,已经是百年的积累,不但是国力强势,而且是汉朝是天下人的正统也深入人心,敢乱汉者即为乱臣贼子即使是武帝的用兵,但是匈奴压制汉人百年,危害边境,荼毒生民之害,汉朝武力作战,世人积极支持,有切肤之痛。”

    在场的众人对于历史是熟悉的,因此是十分的认同,房玄龄看着李恪,眼神也凝重起来了,将汉朝与隋朝做对比,是他所没有想到的。

    李恪似乎是根本没有注意道众人的神色,此时的李恪,神采之家带着盎然之色,接着道:“隋朝的天下本是来自于北周,又度过长江扫平陈朝,正是万物凋敝,民心紊乱,天下之间风起云涌,暗流激荡,天下之间的百姓经历了二百年的动荡,自然是对于大隋予以观望,只是隋帝急于沟通南北,大运河之事由此产生。”

    隋炀帝是李恪的外公,此刻众人听李恪在这里讲的时候,都很好奇,李恪将如何是评价自己的外公的,“此等之雄举,自然是非凡眼光,有着大魄力,意欲建立天下无双的大功勋,只是,他忘了最重要的一点!”

    李恪停了下来,目光之中闪着光彩,众人的目光都放在了他的身上,只听着他缓缓的道:“民心!”

    众人在心中都缓缓的重复着民心,李世民看着李恪,自己的这个儿子在这几个月之间,好像是经历了许多的事情一样,看着李恪,问道:“民心?你小小年纪也知道民心?”

    李恪向着李世民躬身道:“父亲,我和太子去渭水之时,您就说过,天下的官吏只知道百姓之弱小,但是您是知道百姓若是失去控制之时,犹如黄河之水冲出于平原之上,犹如山火肆虐与山林之中,谁能阻挡!”

    李世民站立起来,赞了一声,道:“好三郎,竟然是有这样的见识,就是当年那些割据一方的豪雄,有着一身武力,但是朕视他们犹如草芥一般,何也,朕所到之处,军机森严,天下的百姓视我如同亲人一般。”

    岑文本在一旁,躬身道:“陛下圣明。”

    李恪也躬身道:“父亲之所以能够扫除天下犹如扫除屋子之中的灰尘一般,是因为是挽救天下于水火之中。”

    “哈哈,你这小子,自家老子的马屁也是你可拍的。”看着李世民的笑意,在场的众人都知道,李恪的话是说到了李世民的心中去了,李承乾和李泰的眼色都难看起来。

    “大隋人心还没有拧成一条绳,天下之人只知道大隋是取得了天下,但是根基不稳,仓中有粮。都是为了防备高丽所用,天下百姓犹如饥饿待哺的孩子,而大隋置之不理,天下百姓无路可走之下,群起攻之,正如天下逐鹿一般,不过是几年,就随着崩塌,这就是忽视了百姓的与民心。”

    看着众人都沉默地看着自己,李恪心中暗自感谢自己前世的历史老师,是本科历史系的,讲起了历史就是得心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