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驿站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可卢雄什么都没有做,他只是让秦茂生继续押送犯人回京。他们定王府的人,不疾不徐的跟在了身后。

    锦衣卫们也知道定王府是不能得罪的,当下也就没有人敢多说什么了。只不过,大家对定王府的人突然的出现,都没有什么好感。

    前面的官道驿站终于出现在了眼前,驿站门口挂着两盏灯笼,就是在官道上提醒过往的驿卒,这里就是中途的补给点。

    在去武清县的路上,锦衣卫们没有去驿站歇脚。回城的路上因为押送了嫌犯耽误了脚程,他们只能在驿站留宿,待得明日一早就走。如果速度够快,正午时分应该就能抵达京城了。

    驿站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为传递公文情报的使者提供补给所需,并接待来往出公差的官员。

    明代驿站分为马驿、水驿、水马驿、军站等,“凡往来使命、贡献、商贾,皆由水路,若或因汗干闸河水浅不能通船,或有火驰星报之事,则由陆路”。

    在武清县到京城的官道上建起的武京驿,建有正厅、后厅各五间,分别用于驿站日常办公和客人接待;还有库房三间、廊房十四间、马房二十间、前鼓楼三间、照壁牌楼一处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

    朱慈烺翻阅卷宗,发现太祖皇帝朱元璋时期朝廷严厉申明,公差官员使用驿站,必须按规定携带随员,不得超额。即使是公侯都督奉旨出差,也仅仅允许带一名随从。各地驿站根据兵部、巡按开具的“符验”才能提供食宿和车马等。按朝廷规定,非有军国要事,官员更不得私用驿站。

    到了嘉靖之后,驿站就成了官员们中饱私囊的小金库了。嘉靖皇帝将驿站的“符验”改为“勘合”,要求在“勘合”上注明使用驿站人员的姓名、职务、所去之处、往返日期、车马数量等信息。

    勘合可以长期持有,于是就给了官员们贪腐的机会。他们利用驿站的勘合制度,大肆的搜刮敛财。

    到了天启年间,驿站条例遭到了极大破坏,已经名存实亡。

    崇祯皇帝即位之初的时候,那些地方公差官吏使用驿站车马、驿夫无视限额,任意征用。非奉公差的官员也使用驿站,到驿站随意吃喝。

    驿站开支急剧增加,兵部、巡、按滥发勘合,姓名等一干信息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写,勘合不仅可以自己任意使用,还可以赠与他人,一些官员借机利用勘合牟利,总之,驿站体系已经濒于瘫痪。

    这么做,就是拿着国库的银子肆意挥霍。这也是,崇祯皇帝为什么要裁撤驿站的原因了。

    实际上,崇祯皇帝有些本末倒置了,他该查的是腐败,而不是单纯的裁撤驿站。可以说,崇祯皇帝从根子上就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

    朱慈烺上台之后就没有那么客气了,首先就是严查贪腐。尤其是驿站这种重灾区,中饱私囊几乎成了惯例。

    朱慈烺恢复了太祖皇帝朱元璋对驿站的保障制度,同时奖励举报,这使得驿站的贪腐行为逐渐消失。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