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9章 学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们或是在彦绥生活,或是来莲‘花’村,随意。

    几个人对先生的决定没有丝毫异议,知道先生做下的决定,必经过深思熟虑,他的儿子,叶嘉豪,表示愿意随先生来莲‘花’村,彦绥那边由其长子叶昕掌管就可以,先生点头应允。

    至此,莲‘花’村为叶先生建学馆一事算是定了下来,当天,西远陪着先生,还有程义加上西韦卫成几个,一起‘交’杯换盏,喝了个痛快。

    程义是个办事爽利的,先生点头后,他马上组织人力物力,着手学馆事宜。不过,建个学馆可是和建各家建房舍不同,因此,一直到第二年暮‘春’,学馆方完全建好‘弄’妥当。

    地点是叶先生选的,他是当世大儒,于《周易》等亦通晓,说白了,那也是儒家学说的一部分。

    先生选的地址,离莲‘花’村四五里路,距莲‘花’渠比较近,学馆南面走上几百米就是莲‘花’渠,守着几亩杏林,一渠碧‘波’,当真是个好去处。

    何况,学馆‘门’外不远处,是通往莲‘花’村的大路,路边果树上果实累累,树下‘花’儿灿然盛开,左边二里远是杨树林,右边三里远是松树林。

    ‘春’夏季节,可以去林中散步,这些树木至少有几十年的树龄,笔直向上,遮天蔽日,林中早被村民们清理的干干净净,除了野‘花’杂草,藤蔓荆棘尽除,小径上铺着水磨青砖,即使夏季雨后来林中漫步,也不会“拖泥带水”。早晨或者雨后,呼吸一口林中的空气,只觉得‘精’神为之一振,心‘胸’阔朗起来。

    秋季,杨树叶子变黄,簌簌而下,铺满林中小径,踩在上面,放出沙沙沙的声响,没了叶子掩映,林间疏落很多,晚霞的余晖映着金黄的落叶,仿佛走在梦幻之林。

    冬季,杨树‘挺’着枝桠,刺向苍穹,在一片冰天雪地中绽放生命的不屈于倔强,“咯吱咯吱”踏着雪,呼吸冬日凛冽的空气,在白杨林中穿梭,体会生命于冰封下的悸动,不禁豪情满怀。

    若嫌杨树林颜‘色’过于单调,可以去松树林,那里四季常青,可以捡拾松塔,看松鼠在林间跳跃,偶尔有村童顽劣,拿滚笼在林间捕鸟,童心起时,可以与他们一起躲在树后,看傻呆呆的苏雀儿一群群扑入笼中。或者一起玩扒犁,一人拉一人坐在上面,在雪径上玩的满头大汗……

    孩童的欢声笑语中,看他们把大部分苏雀儿捉住再放走,听着落日时分,家里大人一声长一声短,唤玩耍忘归的孩子回家,感觉生活充满了活力与人‘性’的赤子之美。

    所谓的诗情画意与乡村朴素的生活,凝于一处,竟然如此的协调毫无违和之感。

    叶先生感叹自己当初做了个明智的决定。他的‘腿’虽然不良于行,冬日里很少出屋,但是,每逢天气温和晴朗,肆虐的北风销声匿迹之时,常常忍不住在家人或者学生的陪伴下,去林中走走。

    说来奇怪,生命也许真的在于运动,每年一到冬季,叶先生不敢出屋,老寒‘腿’却不少犯病,说疼就疼,来了莲‘花’村,没事就出去走走,疼的次数反而少了,况且,西家那个小大夫,一有空闲就来给先生诊治,估计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先生很喜欢长朔,每次长朔来,除了诊治,一老一小,还经常下棋聊天,先生喜欢长朔虽然生于俗世,却仍然能够保存赤子之心,与他共处,能够感觉到的,除了希望和美好,体会不到任何一点人‘性’的复杂。

    当然,借叶先生的光,莲‘花’村费了那么大劲儿建造的,除了叶先生授业的学馆,还有其他两个地方,一个是可以供学子们借阅的书馆,还有一个就是莲‘花’学堂。

    书馆里面的藏书,大部分是叶先生的,当然,西远家里的也尽奉献了出来,还有远近其他读书人那里求来的。不过,这些书,经学子们抄写出来后,原书又归还了原主。

    里面的书,可以免费给读书人借阅,不过,却不能随便拿走,如果需要回家研读,要留下相关姓名、地址以及村里里正出据的凭证,而且,要‘交’适量的押金。

    这也是实在没有办法,因为书在大燕国还是比较金贵的,属于奢侈品,一本书不少钱,如果真的有人见“书”起意,再想追讨,实在比较麻烦。因此,押金还是必要的。

    当然,不是所有的读书人家里都有钱,因此,那些贫寒之家的学子,付不起押金,也借不到书读。

    据此,书馆规定,人们可以在不出书馆的情况下,免费借阅,若想拿回家又‘交’不起押金,好吧,我们这里可以给你提供赚取押金的办法,那就是抄书,抄书所得的银钱,按照彦绥市面上的价格算,凑够钱数了,方可以借阅。

    如此,倒是给贫寒子弟,提供了一个既可以读书,又可以赚钱的平台。

    所以,每日,即使是冬天,书馆里桌案前,抄书读书的学子很多,借阅室里,烧着火墙,很是暖和,窗户上安着玻璃,阳光能够照进来,室内温暖明亮,因为不许大声喧哗,满室只有沙沙翻书的声音,一片静谧。

    若是离家太远,书馆后面还有可以借宿的屋舍,事先跟人家报备一下,便可以住宿以及吃饭,很是便利。若舍不得吃饭的‘花’费,则可以从家里带来干粮,可以免费给加热。

    书馆的另外一侧,则是莲‘花’学堂。这个学堂招收附近十里八乡想读书的孩子,同时也为学馆里的贫寒子弟,提供了赚取银钱的机会。

    学堂里的先生,由叶先生推荐,可以在学堂为孩子们授课,学堂为其支付相应的束脩。

    而原来莲‘花’村村塾的两位先生,西远和秋阳,则每七天来两日,为孩子们讲授他们负责的课程。

    西远主要讲授算学,大燕国重农抑商,因此,各个学馆虽然教授一些其他知识,却是以经史子集为主。在西远看来,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通过科举一途改变生活,与其皓首穷经,还不如学些实用的东西,因此,主张给予孩子们一些算学商学方面的指导,这是那些读书人不屑于教的,西远却不引以为耻,教的乐在其中。

    他的讲解,切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同时活跃了孩子们的思维,从莲‘花’学堂出来的学生,很少有酸腐之辈。

    秋阳主要负责‘蒙’学里面三百千中《三字经》的讲解,同时教孩子们一些乐理知识,他为人亲切,语言常笑,长得又帅气,很得孩子们的喜欢。

    他们俩在莲‘花’村学教的课程不多,主要还是负责他们自己村‘私’塾里,孩子们的课业,说白了,只是客串而已,但是,就是这样的客串,却非常受孩子们和其父母的追捧。

    一时间,远近之人,竟然评出了莲‘花’三景三人。

    所谓三景,一指一池莲‘花’渠几亩杏‘花’林,二是慢坡满路满夏日盛开的扫帚梅‘花’,三是方圆十几里丁香径。

    所谓三人,一是指长袍长髯,拄着拐杖,常常漫步于林间渠畔的叶先生,二是指莲‘花’村里西远秋阳两位年轻先生。前者德高望重,后者,嗯,主要还是风度与颜值比较高。

    要说颜值高,当然是指秋阳,那一双眼儿,含笑的面,与穿着书生袍的身影,映着莲‘花’四周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图画。

    西远本人的颜值倒是不高,他也就是中等“姿‘色’”,不过,胜在风采气度,那一身的书卷气,那一份平和从容,儒雅淡然,不骄不躁之气,所谓“文质彬彬”,看过西远,‘抽’象的文字,马上具体化了。

    世人云,来莲‘花’村,瞧三景不难,看三人却不容易。

    请访问9???9???9???w???x.c???o???m,sj.9??9??9??w??x.c??o??m,纯绿色清爽阅读。9?9?9?W?x.C?o?m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