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阵容的确庞大,所有的合同和合约也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Tim接触的所有投资人都对这个投资机会十分感兴趣。但是Tim忽略了一件事,即使还没有到做尽职调查的阶段,这些投资人也都会通过自己的关系网来作一些背景调查。这是在风险投资领域非常通用的做法。而Tim显然没有在这个事情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Tim知道这些投资商都会通过关系或是朋友打听亚联过去的投资历史,他也相信冯董作为一个做房地产出身的私人投资商,是不会出现在风险投资商这个圈子的。但是他不知道很多投资人的电话最后都打到了Jerry的手机上。Tim更不知道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他自认为是朋友的Jerry是如何评价他的。Tim似乎也忽略了一个事实:如果你那么轻易地就放弃了前一任投资人,后面的投资人又怎么会信任你,相信你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后来的投资人的利益呢?
在投资圈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投资人喜欢投资给那些成功的人,同样更喜欢投资给那些有过失败经验的人,他们的经验是用了高额的学费买来的。但是无论如何,没有人会去投钱给一个抛弃了上一个投资人的人。
Tim满怀信心地联系了多家投资商,高兴地得到了众多热情的回应,但最后却没有得到任何一家的第二轮考察。大家的说法似乎都如出一辙:项目非常好,有投资兴趣,但是还要再考虑,保持联系。
另一方面,Steven在申请新公司成立的进展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在亚联成立之初,有Ricky在政府内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也决定了公司成立时得到了各个政府部门的支持。而严正在申请各个部门的资金扶植时,和这些政府部门上上下下的人员,从局长到处长、科长,乃至每一个办公人员的关系,都处理得非常到位。
而现在,Tim早就已经把自己定位到和更高一级别的中央政府官员同一个水平线,不再和滨海市当地政府的官员做任何的公关活动。Ricky离开后,唯一和政府部门的联系也中断了。Steven在处理这种人际关系上的技巧和水平更是远远不能和严正相比。再加上Tim在成立了合资公司后,多次表示了要把公司搬到北京去的想法。现在滨海市各级政府部门都没有再像之前那样大力扶植他们了。当然没有人故意为难他们,而只是公事公办,这已经让Tim和Steven感受到了当年有人帮忙的时候的便利和现在的艰辛。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Tim低估了冯董在政府部门的影响力。虽然在滨海市是Tim一直代表亚联抛头露面,但是很多政府部门的人,尤其是高层领导都知道亚联的主要股东是冯董。要知道,冯董在滨海市乃至省里有着大量的房地产投资,是省领导和市领导的贵宾。现在Tim想抛开冯董重起炉灶,虽然没有人去向冯董询问什么,但是更多人选择了不帮忙。
最后Steven给Tim的说法是:注册公司可以,但是需要注册资金到位,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申请各种扶植资金或是留学生创业基金也可以,但是就是按部就班的申请,没有任何快捷的办法。
Tim生气地说:“我就不信了!滨海市不支持我们,我们还不在这里了。Steven你上网看看,不行我们到北京重新注册公司去。那里离电子商务中心还近呢!”
Steven又忧心忡忡地说:“好。还有一个事情,Tim,又是月底了,上个月的工资就没有发,这又快到发这个月工资的时候了,我们得想想办法了。总是这样不行,欠的钱会越来越多的。现在我已经不敢白天去公司了,一到公司就被员工包围。更不用说那些催债的人了,我们欠航空公司、酒店、餐厅的账都很久了。”
Tim:“上次冯董那笔钱来了,没有付这些账吗?”
Steven:“没有!发了工资,又被马明耀打了一笔钱给EBC付款,其实这部分钱是从香港就直接划走了,根本没有到我们滨海市的账上。最后根本没剩多少,已经都被我转到我们的账上了。公司的账上可能只有几十块钱了。我们现在还欠软件园房租、家具商家具款、你那辆奥迪车的车款、后来购置的电脑款、我们在大学城房租等等。现在黄英根本就是把手机关掉了,所有的电话都打到我这里了。”
Tim:“嗯。马明耀昨天给我发了一封邮件,说是冯董要和我谈谈。看来他们也绷不住了。看看会谈成什么样吧!”
Steven又重复了一下自己的问题:“那公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