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一些最基本的记账方式我还是会的。最简单的,就是表格账单式记账法了。于是我决定先画几张会计用表格。
可是当毛笔拿在手中的时候,发现自己完全不会用,而且用毛笔很软,画出来的线条很粗,加上我对毛笔的使用并不熟练,画出来的线条相当的不均匀,根本无法绘制表格。
怎么办呢?突然想到西方都是用羽毛写字的,于是我让湘云去替我找来了一根很大的公鸡尾部的羽毛,和一条相对来说比较直的木头。就这样,在羽毛笔和简易尺子的帮助下,我绘制出来了几张还算过得去的表格,并将表头标记好。
看着表头,我忽然意识到一件事,就是在这个时代,人们是不认识简体字的阿拉伯数字的。如果拿这种东西给凌老爷看,他看不懂不说,搞不好会将我当成妖女赶出家门。
看来这些东西只能我自己用,到时候真正拿给凌老爷看的,还得单独做才行。不过这些表格到是很好用的整理和计数的工具。
将一切准备妥当,准备迎接明天的挑战了。
凌家的账房是一间书房样的屋子。屋子的四周各摆了两排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和卷宗,屋子的正中央摆着一个大大的书案,上面除了文房四宝,就是一叠一叠的账本了。书案的后面,是一把大得离奇的太师椅。太师椅的后面是一扇上了锁的小门,想必是仓库了。
在这些账目环绕的太师椅上,坐着一位面色黝黑而且面目严肃的大叔,凌家的账房先生,凌言。
“凌言,这位是二少夫人。”管家凌略大叔介绍着我。
“凌言见过二少夫人。”凌言大叔站起身向我行礼。
我微微福身算是回礼。
“二少夫人,账房的事情您尽管问凌言。我先行告退了。”凌略大叔说罢,匆匆离去了。
湘云搬过椅子让我落座后,便也出去候着了。
凌言开始我讲解凌家的产业。听着凌言的介绍,我真的是吃了一惊。
吃惊的是凌家的产业。上至矿产煤业,下至柴米油盐,都有涉及。也就是说,江陵县内以及周边县城,近半数的产业都有凌家的参与,而且正是这些零散的行业成就了凌家。
也难怪凌家要设立这样的一个账房了。大大小小各类店铺的账,光是账目的种类就不下百种,而且最后都要汇总到这个总账房来。虽然送到账房的已是各个商铺总结后的账本,但由于商家众多,汇集到这里来的账本也是不小的数目。
我翻了翻这里的账本,心里对这些账的记法有了个大概的了解。基本上每家商铺都有两本账:主账和副账。主账记录的是商铺商品的收入和支出,副账责记录商铺额外的收入和花销。而且这些账记得很规整,先将每日的进账数与出账数逐条的记录下来,算出日结的赢余数,最后再每日的赢余汇总到一起,算出月赢余,最后再由月赢余算出年赢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