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六章【真龙降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承认?还是朱重八自告奋勇站出来承认,结果自然是朱重八被佣人毒打一顿并赶回了家中,还让朱五四增添了赔偿小牛的债务,但是朱重八却因敢作敢当而深得小伙伴们的信任。

    到了蒙元乌哈图可汗元惠宗至正普皇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时期的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濠州城发生特大旱灾!

    紧接着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以及黄河堤坝决口!庄稼被蝗虫吃得干干净净,还被大水淹没了大片土地生物,祸不单行在这样情况下死去的百姓与动物尸体得不到及时处理,所以引发了瘟疫!

    一时间家家户户都在死人,一个村子中一天竟死去十几人,甚至几十人之多!中原各大行省都有严重的灾情。

    使得朱重八家中也染上了瘟疫,不到半个月年过花甲的64岁父亲:朱五四、母亲:陈二娘,大哥:朱重五、大嫂:王氏、侄子:朱来旺,三哥:朱重七、三嫂:刘氏、侄子:朱圣保,相继病死村中!

    而大姐:朱拂施,早早就被嫁入王七一家中、二姐则被嫁入经济条件稍微好点的秀才:李贞,府中唯独剩下二哥:朱重六,和朱重八两人在家中坚守。

    就连朱重八的大伯:朱五一,家中的长子:朱重一、次子:朱重二、三子:朱重三、四子:朱重四,也都相继受到瘟疫传染病死家中!

    眼看着亲人们一个个死去,家里又没铜板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可叹父亲:朱五四、与大伯:朱五一,两人一生劳苦,生无立足之地,死无葬身之处。

    使得年幼的朱重八和二哥:朱重六,抱在一起放声痛哭,哭声持续不断!还惊动了邻居家的员外郎:刘继祖,发了善心的刘员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

    这才让他们兄弟两人停止哭声,连忙找了几件破旧衣服包裹好尸体,在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

    在安葬好亲人家属之后,为了活命朱重八与朱重六被迫分开,各自逃生去外面寻求温饱,可朱重八又不知道去哪里?就想起之前曾经当过俗家弟子的皇觉寺。

    于是就去再次投奔了方丈:高彬,并在寺内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法号〈如净〉也算有了个安稳之地,有口饭吃有个地方睡,他每日在寺里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整天忙得团团转,但有时仍会受到方丈的斥责,也是故意磨练他的意志力。

    日子一长如净就憋了一肚子的气,他不明白为何方丈要刁难自己?

    一日如净扫地,被伽蓝神座绊了一下,气得他顺手就拿起扫帚打了伽蓝神四五下。

    还有一次方丈见到大殿上的蜡烛让老鼠给咬坏了,就当众训斥了如净,惹得如净很烦躁!他心想;伽蓝神连自己面前的东西都管不住,还怎么管殿宇呢?更害得自己连累受骂,就越想越气还随手找来管笔,在伽蓝神的背后写下〈发配三千里〉的大字,也反映了如净不甘心受压迫的性格。

    不久之后由于天灾不断,一些难民逃上山要饭,导致寺里的粮食不够和尚们吃了,寺里也得不到任何施舍和香油钱。

    方丈为了保住皇觉寺只好罢粥散僧,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其中如净才做了五十天的行童,而且还不会念经、做佛事,但是也没有办法,他也只好扮成和尚的样子,离开寺院托钵流浪,这年朱重八才年仅17岁。

    如净边走边乞讨,他听人说哪里年景好就往哪里走,他从河南江北行省濠州城向南走到了淮西道庐州路合肥县。

    然后又折向西进入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到了固始县、信阳州,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还东经鹿邑县、归德府亳州,于蒙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又回到了皇觉寺。

    在这流浪的三年中,如净走遍了淮西道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识了世面、开阔了眼界,还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如净的坚毅、果敢性格,但也使他变得了残忍、猜忌,故此这段生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如净在外云游的三年里,也正是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的时期。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故此如净在流浪中,也接触到这样的宣传,他目睹了朝廷对灾情治理不严以及人民生活恶化的现状,意识到天下大乱很快就会来临了,所以他在回到皇觉寺后,就开始了勤奋学习、广交朋友,准备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蒙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5月13日,百姓们在遭受了压迫以及天灾疫情的打击下,恰巧又遇到黄河堤坝决口,朝廷强征了15万民工去修筑黄河堤坝。

    这让出生比较宽裕家庭信奉白莲教的韩山童,与信奉弥勒佛的刘福通两人认为时机已到,故意把泥菩萨埋在黄河流沙中,在让人挖出来编造(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歌谣在民间四处传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