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东知道,前世的农村,农民除了粮食外,很少花钱,仅一个小小的村代销点的商品,就能满足全村几千人的需要。
可谓是低到极点。
也正是因为广大农村自给自足的状况,而城镇居民的工资又不高,消费需求也不大。
因此我国的工业化,就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也没有实现。
如果这一世能够按照赵卫东的计划,搞好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城镇建设,全国人民都是居者有其屋,而且还能保证一家三代的居住条件,而且城乡房屋同样还有搞庭院经济的条件。
可以说不仅提高了农村的生活水平。
而且同时也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改变了城镇居民生活习惯,原来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都是用在购买农副产品,用在生活上。
现在有了这种新民居,既可以种菜种果,又可以养鱼养家禽家畜。
保证整个家庭的生活需要。
城镇居民也在各种保障完善的前提下。
居民把大量花在,购买农副产品的钱,就转到购买工业品上去了,这样城镇居民购买工业品的资金,
产生的购买力,将会是原来的五倍十倍以上。
这样巨大的购买需求,也就促使企业扩大再生产、再扩大再生产,以满足全国人民庞大的消费需求。
这样就促进了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同样,大批工厂的兴办,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国家工业化又能够大量减少农村人口,让农村的有限资源变得更加宽裕,农民就会更富裕,消费能力就会强,这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老百姓越来越有钱,国家也越来越强大。
老百姓有钱能让国家强大,国家强大让老百姓更有钱。
很明显,老百姓有钱了,就有消费的欲望,要满足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国家就必须提供大量的产品。
想要满足老百姓的消费需求。
国家的所有企业不仅能够满负荷生产,而且还要不断扩大再生产。
销售的产品越多,国家获取的税收就越多,国家越有财富,国家肯定就越强大,因为军力的强大,完全是靠财力支撑起来的。
美国的强大,其实关键就是经济实力强大。
同样军事实力强大,又能保证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可以说,隋文帝的均田制,让所有的百姓都有田种,又采取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
百姓的富裕又保证了国家的税赋。
所以在落后的封建王朝中,竟然出现了一个百姓富裕幸福,国家实力非常强大的大帝国,这关键是隋文帝为开皇时代建立了一个最好的社会生态,使得国家与个人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形成了双赢的局面。
这也是在隋炀帝时代,能够有耀眼的成就。
关键在于隋文帝给他留下了,无比强大的物资基础。
史书记载,隋炀帝继任前:库藏皆满,布帛各数千万,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至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可供五六十年。
正因为有如此强大的物资基础。
隋炀帝时代,才会有营建东都洛阳、筑西苑、掘长堑、置关防、修驰道、筑长城,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搞了一系列工程浩大的国防工事。
东都洛阳的建筑规模宏大就不用说了。
为了造东都,每月就征发二百万民工,日夜不停地施工。
他为了个人享受,在东都洛阳还修了一座西苑,方圆200里,苑内有人工海十多里,海内有仙山、亭台、楼阁,极其华丽,苑内的花木,秋冬凋谢了又用彩绫剪成花叶装饰,使这座花园四季长春。
而且还开凿南北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会稽,北到涿郡(今北京),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的10多个纬度。
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
经过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北京七个省市,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完善水运体系,建粮仓、兴漕运,大运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前后用了六年的时间。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可以说,大运河不仅是历史上沟通南北的动脉,也是联系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保证,唐朝经历安史之乱后各地节度使藩镇割据,李唐王朝靠着运河又强行运作了150年。
时至今日京杭大运河,还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605~611年间,隋炀帝不断征发劳役掘长堑、筑西苑、建东都、开运河、修长城,伐木造船,开山通道,每月役使常达200万人。
还就是隋炀帝巡游江都,怀柔江南,大搞文化融合。
目的来说是非常好,可是行为实在是穷奢极侈,荒唐之极。
他在出游江都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