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9章 (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589章 (1)

    和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一样,新帝**事体制的划分,变动也是非常大的,几乎可以说是推倒重来。

    唐前期,军队以府兵为主体,同时还有北衙禁军、兵募、边防军,以及不脱离生产的团结兵等。

    府兵,泛指军府统领的兵士,是唐前期军队的主体。府兵分布于全国各道、州、县,寓兵于农,平时生产、训练,或应召番上宿卫,战时自备物资马匹应征出战。折冲府分三等,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约800人,每府统兵官为折冲都尉,副手为果毅都尉。

    全国折冲府大约630余,其中长安所在关内道就有260余,占全国府兵总数四成以上,体现了唐朝廷“举关中之兵而驭天下”、“内重外轻”的战略思想。在唐初,府兵既要在战争时出征,还要在平时番上宿卫充作禁卫军,因此地位非常重要。

    除了外府折冲外,唐皇室还承隋制设立内府兵,即从功臣、勋将、宗室贵族和关中良家子弟中选拔的卫士,号称“三卫五府”,即亲卫府、勋一、二卫府、翊一、二卫府,主要是为皇帝提供仪仗警卫和侍从服务。同时,十六卫每卫又都各领一翊卫府,以中郎将统领,充作各卫的仪仗兵和内卫队。

    唐初规定,由中央统领府兵的十二卫和东宫六率。

    十二卫即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有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各卫置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左、右卫皆领60府,其他诸卫领40~50 府。东宫六率即太子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各领3~5府。折冲府分上、中、下三等,上等1200人,中等10000人,下等 800入。每府置折冲都尉为长,左右果毅都尉各二人为副。

    每军府 辖4~6团,团200人(有时以300人为团),团设校尉。每团辖2 旅,旅100人,旅设旅帅。每旅辖2队,队50人,队设队正。每队分为5火,火10人,火置火长。府兵总称为卫士,善弓马者为越骑,余为步兵、排矛手、步射。府兵平时讲武习射,上番前进行试阅,每年冬季由军府组织教战。

    府兵的主要任务是轮流到京师长安宿卫,其次是出征作战或戍守边防府兵上番,按距长安远近确定番期,如500里内五番,1000里七番,1500 里八番,即将全府兵士分成5组,7组或8组,轮流到京师宿卫,每番一个月,期满后返回军府。

    府兵服役和从事农业生产密切结合,体现了兵农台一的历史特点,既减轻了国家经费开支、又保证了农业生产的进行。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高宗以后,土地兼并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加之士兵逃散,府兵制急剧衰落,府兵土崩瓦解,不得不采取临时征募的措施,补充军队的缺额。

    唐前期临时征募民丁组建的军队,又叫募人、征人、募兵。一般选取富户多丁、人材骁勇者充当,举荐前资官(非现任文武官)、勋官或有才能的人任各级将领。兵募的装备由当地政府供给,不足则由本人自备或由亲邻互相资助。

    由于府兵主要分番赴京师 宿卫,从事征成的兵员有限,所以多次征战主要征发兵募进行,如高宗征伐辽东,一次出兵50余力人,大多是兵募。玄宗时沿边镇兵60余万人,其中兵募的比重很大。兵募戍边年限不固定,有时长达五六年。著名的将领薛仁贵等人,都是募兵出身。

    募兵制的出现,打破了府兵制统治地位。

    简单的说来,募兵制的根本原理就是:“有奶便是娘”。

    谁给钱,募兵就给谁卖命。

    朝廷财政运转良好的时候,募兵主要是朝廷负责管辖和使用,地方官员不得染指。但是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地方官员也可以招兵买马了,尤其是边境地区的节度使,不但控制了募兵的权力,还控制了地方的财政大权,可以自由的扩展军队,这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

    就算安禄山不反,肯定也会有其他节度使反的。

    因此,新帝国兵制的关键要素,就是地方军事长官,绝对不允许掌握财权,绝对不允许自行扩军。

    一旦违反,杀无赦!

    在唐朝初创时,除了“南衙”的十六卫府兵外,直属于皇帝的私人部队“北衙军”还没有完全成型。最早的雏形,来源于当年跟从高祖李渊太原起事的3万部队。这些部队与唐皇室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不仅忠诚,而且战斗力很强,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黑骑兵部队,是太宗李世民的私人武装。

    唐朝初定天下,定都长安后,朝廷对这些部队重礼优待,大部分被赐予关中地区的肥沃粮田,解甲归田了。一小部分则编成了唐天子手中的近卫部队,号称“元从禁军”,并屯驻于宫城北玄武门外,此后即子承父业、代代相传,成为“父子兵”。

    太宗贞观初年,唐太宗从“元从禁军”中选取善骑射的卫士百人,分两番轮流在宫城北门玄武门宿卫,并且穿虎皮衣、骑属于皇家闲厩的六色驳马,跟从太宗田猎、演武,并赐以军号“百骑”。这支部队长期屯驻在北门,不同于轮流番上的外地府兵,因此也被称为“北门长上”(“长上”对应于“番上”,是长期宿卫而不是轮流宿卫)。

    贞观十二年,太宗又选取有材勇的卫士置左右屯营于玄武门,称为“北衙屯营”,隶属于南衙十六卫中的左右屯卫(后改名为左右威卫),并名义上以诸卫将军领军,军号为“飞骑”。另外再从“飞骑”中择选骁健善骑射者约百人,作为巡幸翊卫。虽然此时的北衙军名义上以诸卫将军兼领,但实属皇帝亲辖,已经具有皇帝私人卫队的色彩。

    与南衙军所不同的是,北衙军设立的目的不是为了征战和“勤王”,而是完全忠诚地、目的明确一致地服务于皇帝个人,是一支私兵。北衙军建立之初,规模较小,而且除了开始时兵源来自“元从禁军”外,其后便逐渐转向从民间招募士兵,特别是从外府兵中拣选健儿入充。

    在将官制度上,北衙禁军一开始甚至没有自己独立的升迁体系,统兵将官多由南衙十六卫的将领兼任(称为“押”、“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