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三O章 为了他拒绝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情的事,如花觉得,就应该快刀斩乱麻,也许刘镇堂会难过一阵子,但总比自己态度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给他希望的好。

    “等等,如花,你是因为他吗?你喜欢他,所以就拒绝我?”

    刘镇堂一字一句地问着,如花转过身,奇怪地看着刘镇堂,不明白他口中的那个‘他’是在说谁。

    刘镇堂看着如花那张娇俏的小脸,心里一阵难过,见如花不说话,又问道:“你喜欢上他了?是不是?为了他拒绝我的?”

    如花莫明其妙地盯着刘镇堂,“你说的谁?”

    刘镇堂咬牙切齿地吐出几个字来,“姓白的那个公子。”

    如花听了,一愣。

    “我看见了,你和他一起出远门。听你哥说,你还叫他住你家里,你们有说有笑的。你喜欢他?是不是?”

    如花反应过来了,原来刘镇堂口中的“他”,是在说白靖轩啊。

    看着因为气恼又伤心而眼眶都有些红的刘镇堂,如花想着,是不是该将错就错,就叫他以为自己心有所属,所以才拒绝了他。转而又一想,不行,自己干嘛要用这样的方式拒绝他,这样又把白靖轩给牵扯进来,实在是没啥意思。

    于是,如花摇了摇头,对刘镇堂说:“刘镇堂,我没有喜欢的人,那位白公子只是和我家一起做生意的合伙人,你不要凭空设想我跟他的关系。我刚才说的很明白,我现在还小,我只有九岁,我还只是个小孩子,我的心思现在还没有要用在谈情说爱上的必要。你也要收收心,别想太多,你现在要干的重要的事,就是好好学习考科举,就跟我大哥他们一样。好啦,我就说这么多了,信不信,听不听,都由你,我走了。”

    如花走了两步,又被追上来的刘镇堂给拦住了,刘镇堂小心翼翼地看着如花的表情,问:“真的?你真的没有喜欢的人?那,那你给我个机会行吗?我等你,我等你喜欢上我,我等你长大了,懂得了要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好不好?”

    如花看着认真地在等着她答案的刘镇堂,国字脸,炯炯有神的一双眼睛,一笑起来时,嘴角弯弯的。

    “刘镇堂,我给不了你答案,将来发生的事,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不能在现在给你说,请你等我,等我喜欢上你。我不能这样。”

    刘镇堂紧抿着嘴巴,半晌之后,自嘲地说:“只是一个机会,你就不给我吗?难道你这么的讨厌我?我就这么的差,这么的让你看不上。”

    哦,如花真的有些想暴走,怎么这小子就是听不懂她的话呢。

    长吸了两口气,如花让自己不要生气,不要生气,好好跟这个小子说,“刘镇堂,我不知道你喜欢我什么?可我知道,你这个喜欢是一时的兴起,是盲目的。因为你现在太年轻,还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等你再过个三、五年,你的思想成熟了,你再来选择你要喜欢的人,我想那个时候才是最恰当的时机,也是你能做出正确判断的时候。”

    “你明白吗?人要在什么时候干什么事,就是说你该学习的年龄段,你就该一门心思的学习,到你要成家立业的年纪,你再来考虑你的婚姻问题,成了家后的人那个时候就要负责起家庭的重任,养着一家老小过日子,等自己老了,就安享晚年。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如此的,什么年龄阶段就干什么年龄时候该做的事,再重复一次,你现在的这几年,就是该学习考科举的年纪,不要想其他的。”

    刘镇堂思考着如花的话,如花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进去,看他微垂着头,一脸苦苦思索的模样,如花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

    “三、五年,到时候正是你议亲的时候,对呀,三、五年,我可以等的。”刘镇堂抬起头来,脸上全然是恍然大悟的欣喜,看如花已走远了,刘镇堂没有再追过去,只摊开手来,看着掌心那两颗耳坠上的红色的相思豆,抬起头来,向着如花离去的方向望过去,眼神专注而坚定。

    回到家,一家人都在等如花吃饭。

    伍立文问如花:“去哪里了?”

    如花洗了手擦干了过来,“去随便看了看。”

    如花看了一下,姥爷和大舅舅、小舅舅都不在,就问:“姥爷、大舅舅、小舅舅都不回来吗?”

    柳氏给如花亲自舀了一碗汤放在她的面前,摸了下如花的头,说:“你姥姥不舒服,你姥爷和你大舅舅、小舅舅都回家去了,说明天把你姥姥接过来,再请单大夫给瞧瞧。”

    “哦,是这样啊。娘,要不你劝劝姥爷,就叫他答应接姥姥和大舅母过来住吧,这里请单大夫瞧病也方便,现在姥爷和大舅舅、表哥他们都在这儿,只留姥姥和大舅母在那边,一家人老分开着,也不是个事啊。”

    柳杰三兄妹听了如花的话,就一起把目光望向了柳氏。

    柳氏看了,就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可你姥爷不同意啊,说那边还有四亩地要照顾,娘是出了嫁的女儿,哪里有老丈人住在女婿家里的?怕你爹不乐意。”

    伍立文放了筷子,连忙说道:“我没有不乐意,我也想请岳父岳母大舅哥一家和小舅子都住在这里,要不,我去跟岳父岳母说?”

    如花笑了笑,说道:“那这件事就交给爹你去办了,办不好的话,我娘可不饶你。”

    柳氏脸上一红,瞪了如花一眼,心里却也是高兴的,要是爹娘、大哥、小弟他们都住了过来,那她也安心了。

    伍立文看柳氏的样子,知道妻子是想就近照顾岳父岳母的,这十几年没在身边敬孝,柳氏这心里也不好受的很。

    伍立文似是在向柳氏保证着,又开口说了句:“咱家的地方够住,我找岳父再好好说说,他一定会答应的。”

    如花咽下嘴里的水煮肉片,抬起头来对伍立文说道:“爹,你要是这样去说,姥爷打死都不会同意的。”

    “为啥?”伍立文不解地问。

    柳杰没等如花开口,就说:“爷爷不会同意的,在姑父家这么住着,外人会说嘴的。”

    柳湘也点头,“嗯,爷爷不会占姑姑和姑父家的便宜的。”

    伍立文想了想,也是,他爹和岳父,都早早就明说了,亲兄弟明算账,不能占着他家的便宜,以后有了钱的牵扯,怕兄弟们闹出矛盾来。

    这样的话,那他还真的要好好想想,怎么劝岳父举家搬到这村子里来了。

    如花看了看柳杰兄妹三个,没有再说什么,等大家都吃完了饭,如花就跟着伍立文和柳氏去了他们的屋子。

    志勤几个还是如平常一样,带着表哥、志森、东子他们一起读书识字,如梅和杏儿、苹儿三姐妹,也在西厢她的屋子里描着字帖。

    “爹,县学你去了没?”如花进了屋就问伍立文。

    伍立文说:“去了,孙县令亲自跟县学的馆长打了招呼,爹去了后直接就被带着去见了馆长,馆长和三位县学的师长考较了一下爹的学问,同意爹以后可以在县学学习。”

    “哦,什么时候开始去上课?”

    “后日。”

    如花点点头,“那爹是不是要住在县学里?”

    伍立文看了看柳氏,柳氏轻声地叹了口气,说道:“可不是嘛,娘这两天就要给你爹把东西收拾好。”

    看柳氏一副舍不得伍立文的样子,如花不厚道的笑了,“娘,你几乎每天都去县里的,到时候每天中午爹到铺子里和你一起吃饭,不就能天天见到面了,别这么一副舍不得爹的样子。”

    柳氏被如花说中了心事,脸上红的如霞光一般,嗔怪着弹了一下如花的脑门,说道:“去,小孩子瞎说啥呢,娘是想着你爹去了县里住,你大哥他们有不懂的,就不能问你爹了,娘才没有舍不得你爹呢。”

    “哦?是吗?原来你舍得我呀,早知道我就早早去县学了,想着你会难过,我才推迟了几天才去的。”伍立文一挑眉,低头看着还红着脸却死硬着嘴巴说话的柳氏。

    “你,孩子在这儿呢,你这没羞没臊的说什么呢?”柳氏气恼地捶了一下伍立文,看伍立文和如花都笑呵呵地望着自己,柳氏一甩手,急匆匆地出了屋子。

    如花“呵呵”地笑了一会儿后,才说:“爹,靠你自己读书学习,这后年的会试恐怕把握也不会太大,所以县学是很有必要去的,爹,你要加油啊。”

    “知道了,爹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重,这次能考上秀才,多半是你压题压的准,再一个是你找了往届的卷子,打听清楚了知府大人的喜好,要不然啊,就凭爹才捡起书本这才大半年的时间,爹不会一次就考中的。这秋天里的会试,爹是一点底都没有,也没那个一定要考上的心思,爹就想着去试试,多准备两年,到时候一定要努力的考上举人。”

    如花点点头,伍立文最大的优点,就是知道自己的不足,也知道要努力,不会好高骛远,眼过于顶,刚愎自用。

    “如花,你跟爹说的咱家这些作物上报的事,爹也和你大哥他们商量了,爹准备去县学后,找个机会和孙县令提提。”

    “行,这件事爹你来作主办理就成。”

    伍立文问如花:“明天你要去楚郡府了?苹儿还跟着你去吗?”

    “嗯,苹儿姐还去,就是小叔这边,我想着要不要再带他去了。”

    伍立文不解地问:“你小叔咋了?为啥不带你小叔了?”

    如花想到宁韵秋那个姑娘,神秘地对着伍立文笑了笑,说道:“天机不可泄露。爹,草帽的编法工人们学会了没有?收了多少辫子了?”

    伍立文还准备再问吴立武的事,被如花一打茬的问道,就回答着说:“教会了,这两天工人们已经能自己编了,我听如梅说辫子收了有四百多挂,再过些日子等小麦一收,这稻草编的辫子能不断地收回来。”

    “四百多挂,那都编好草帽了没?”如花又问,要是都编成草帽了,她可以这次带到楚郡府的丽人坊铺子里先卖。

    “你问问你大姐,这两天我没去作坊,想着应该是编好了吧。”

    “哦,那好,爹,我去问大姐。”如花起身要走,突然想到她进屋来要跟伍立文和柳氏说的正事还没说,就又坐下来,说道:“爹,前段日子我不是叫你把村里的两块宅基地买下来了吗?你就没想想这两块地买来是要干啥的?”

    伍立文疑惑地看了看如花,说:“不是你要用来建作坊的?”

    如花摇头,“那儿不建作坊,那儿要用来建房子。”

    “建房子?给工人住?”

    “不,是给爷爷一家和姥爷一家住的,爹,你说怎么样?”

    伍立文一惊,不确信地看着如花,柳氏正好也进来了,听到如花说的话,也愣在了当场,半晌才说:“如花,你说的啥?给你姥爷和爷爷他们,都要盖新房子吗?”

    如花看着伍立文和柳氏,轻启红唇,说道:“不,不是咱家给爷爷、姥爷他们盖,是要他们向咱们买了那两块宅基地去,他们自己盖。”

    柳氏一惊,直接就叫道:“他们哪有那么多的钱?”

    如花抚额轻叹,柳氏就不算账的吗?单不说爷爷一家这些日子开铺子做生意赚来的钱,就姥爷他们,大舅舅和小舅舅管着水泥厂和蜂窝煤厂,他们两个都兼着推销的任务,每推销出去一笔水泥和蜂窝煤,他们就能拿到一份提成,这些日子下来,一个人没有五十两,也有四十两的样子,两兄弟的钱加在一起,足足够把那块宅基地买下来,建房子的钱用他们把上岭村的地和屋子卖了的钱,就够了的呀。

    伍立文想了想,他爹娘、大哥、二哥这边,早就把借他家的钱给还清了,现在那个小吃铺子连店带地皮都是属于他爹娘的,还有大哥也是,那个面条铺子也把钱都还清了,面条铺子也属于大哥了,二哥这边摆摊子学手艺的钱和打的炉子什么的钱,也都还了。就他们现在赚的钱,是够买一块宅基地的,而且,小弟编荆条片一个月就有几十两的收入,爹娘他们一起凑着银子盖房子是可以拿出钱来的。

    如花看伍立文应该是算清楚了,就对柳氏说:“娘,你算算账,姥爷他们的工钱不算,就大舅舅和小舅舅这卖水泥和煤饼的提成,这些日子下来,怕是都有百八十两了,除去买一块宅基地的银子还能剩下来些,盖个新房子的钱要是不够,若姥爷能把上岭村的地和屋子都卖了,添上一些,是不是就够了?这样,这宅基地和盖房子的银子都是他们自己出的,是不是不算是占女儿女婿的便宜,姥爷他们也就能心安理得的到这里来住。爹,爷爷那边也是一样,大伯、二伯、小叔他们的银子凑在一起盖个房子,不用咱们出钱,爷爷也就不担心你们兄弟间为了钱而闹出不快来,是不是这个理?”

    柳氏飞快地算了算,大哥和小弟每拿到一次提成,都会跟她讲的,如花这么一提醒,她一想一算,还真是的,这样银子够了,她爹娘就能搬来这里了,她爹应该再不会拒绝。

    柳氏一想通,高兴地一拍手,捏了下如花的脸蛋,“你这孩子咋就这么精怪呢,啥都想到前面去了。我说你咋非要你大舅舅和小舅舅签那个什么提成分配协议,原来就早早地想到他们若是能挣到银子,就能盖新房子了,是不是?”

    如花摸着被柳氏捏了的右脸颊,不悦地说道:“娘,你高兴就高兴,别拿我的脸蛋来玩呀。”

    柳氏立时捧了如花的小脸,摸了几下,“咋了?娘捏疼了吗?”

    “哎哟,娘,真是受不了你的热情,没疼,没疼,别再摸了。”如花撅着嘴,闪开身子,坐到另一边去了,躲开了她娘的魔爪。

    “好啦,接下要怎么做,你们就自己去商量着办,我明天去楚郡府,叫郑海赶车,首饰作坊这边,娘,你盯着些。”

    说完,如花就出了屋子,伍立文和柳氏就商量起给自家父母劝说他们买他们手里的宅基地和盖房子的事,如花去了如梅的屋子,看苹儿三姐妹和杏儿都在练字。

    “大姐,草帽编好的有多少顶?”

    如梅说:“编好了四百七十五顶了,你要带到楚郡府去?”

    “嗯,明天我带去楚郡府,你这边再编好的就先送到县上和镇子上的丽人坊铺子去,价钱就按前面咱们商量好的出售就成。月底前再编出两、三千顶,送到颖州府。”

    如梅点头,“成,我知道了。”

    杏儿放下笔,冲如花说:“如花,我爹问你,那个凉面里面不放芥末行不行?有些客人吃不惯。”

    如花笑了,说:“不放也行啊,你们卖的时候多问客人一句,要的就放,不要的就不放。”

    杏儿笑着说:“是啊,我也是这么跟我爹说的,可他说这是你的配方,要是不放会不会味道就不好了,非要我一定问了你才行。”

    “可以不放的,这芥末是有些人吃不惯,口味随自己。”

    杏儿听了,这才点点头,“本来我爹还想着天热了怕是没几个人愿意吃热干面和油泼面了,想着就收了摊子的,没想到你又教了凉面我们来卖,这天热吃凉面的客人就多,如花,真得要谢谢你,否则这大热天的没人吃面,我们就挣不到钱了。”

    如花笑了笑,“咋还这么客气了。”

    梨儿在一旁打趣地说:“如花,要不是你教了这凉面在夏天里卖,那咱杏儿的嫁妆不就没法赚了银子来置办了吗?”

    杏儿一下子红了脸,扑到梨儿身上,就是一阵挠痒痒,梨儿被挠的笑岔了气,求饶着不敢再取笑杏儿了,杏儿这才作罢。

    姐妹们几个笑闹了一阵子,就散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