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一章 扬镳绝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到了不远处的一个树后,小石头则在洞口连滚带抓,把地上的碎石都安到身上,收起手脚闭上眼睛,倚在了洞旁边。

    把着树干,青灵慢慢探出身,向洞口瞄了老长时间。

    似乎,没什么动静……

    “咋,咋,咋回事儿啊?”树睁开眼,疑惑问道。

    青灵没回答。

    这要怎么说?

    只因在刚刚,洞里一直处于昏睡的云树,一口呼吸忽然变深了些,眼睛在眼皮下转了一转……

    ……

    大裂隙中。

    飞旋闪耀在灰暗的少阳山巅上的银华,开始慢慢褪去,直至消失。

    在眼前的人世的天空,已经被黑暗完全覆盖。这个世界,重又只剩下了一种颜色。

    “真想留住你啊,可也只能记住你了……”百里天涯缓缓收回了手,依旧闭着眼睛。

    “衍生破碎尽都修复,此战下来,我失去了两道主魂,远古魅灵,则流失得更多……或许,我又失去了一些记忆?空白的地方,越来越多了……身虽已死,魂犹在老,哈!人生转为鬼生,就算是说与别人,可又有谁,能真得体会到我的感受呢?”

    他睁开眼睛,转过了身。

    “但希望,终究是一直在的……我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哪怕在我的前后左右,都是火坑。”

    “呵,既然都是火坑,那自然是……选最大的跳!”再不停留,百里天涯踏空离去。

    银色流星,划过黑暗的大地,似乎永不坠落。

    “静希,人界……我们定会,再见。”

    回头不过百里,转身即为天涯。

    ……

    望北城外。

    此时,刚过五更,夜幕在淡去。

    手自瓮中取出,随后艰难张开。

    骨灰飘于风里,洒落滔滔蓝河。

    泪痕渐干,晏离,甄陶,与游云平复了心情。他们的身后,到来的战王卫,以及于鑫,贺风烈,皆都踩镫上马。

    秋熠已紧完了马背上的包袱,侧头看了看走到马队之前的三人,开口道:“走吧。”

    晏离点了点头,抬起手臂,扶甄陶先上了马。

    “人皆恋家,我每到一处地方,走时都会有不舍。”秋熠抽完了最后一口烟,“但心里明白,这都不是我的……终点!”

    说罢,他猛一甩手,将烟锅投进了蓝河。

    于鑫眉梢一挑再皱,目光里有些复杂,细看着他笑道:“不抽了?”

    “已经没有了迷茫事,也就不再需要它了。”秋熠淡淡说道。

    “挺好,我也该试着戒一下。”于鑫笑了两声,握着马鞭指了指前方。

    “再看这座城一眼,下一次,就要在很久之后了!”

    “待到解甲归田之日,我们都会再回到这里。”

    几人从望北城门收了视线,秋熠含着笑掉转马头,“现在,先让我等度完这刚要开始地峥嵘岁月……出发!”

    “呀喝!走,走!向西陆!~”

    贺风烈长叫一声,打马率先冲出。

    城南的小院,与城东的酒馆和那处独人居所,不知在多久后,才能再次敞开。

    人马一行远去,原野重归寂静。

    清风略显温柔,蓝河奔流依旧,同沉默的青石桥一起,似乎,是这天地间永不会改变的风景。

    ……

    这是一片空旷却不寂寞的原野,绿色的大地夹杂着一抹抹微黄,覆盖满满的松树的山岭阻挡住了从北方吹来的冷风。秋天的阳光温和而不刺眼,漫着慵懒的暖意。天空很高,野草很矮,整片天地仿佛在安然的睡着午觉。

    沱沱河是蓝河的一条支流,却与东入大海的蓝河流向相反,由东往西流过东北方广袤的兴君草原,接着穿过风眼山脉,磨擦着北方辽阔的荒野,如同离家的孩子奔向母亲的怀抱,一路流向蓝河的发源地,处于中州那遥远的天柱山脚。

    它似乎很喜爱这片对它来说不算大却透着温暖的土地,哗哗的流淌,美丽而安静,蹑手蹑脚的穿过一座青石桥继续向西,桥上有两个人,正低下头看着它。

    那是两个戍边的士兵,不过并没有认真的履行职责,只是大咧咧坐在桥上,两人的前面还拿松枝搭起了火堆,火上架着个大瓦罐,罐子里的水已经开始冒起细小的泡。

    “咱们脚下的这座桥在二十年前还是一个极重要的地方,是连通中州和兴君的一条商道,热闹了好几百年。可是到现在,只有咱这十几个人在这里,并排走都不嫌挤。”说话的是一个满脸风霜色的老兵,没有着甲,整身粗布衣服满是污迹,盘着膝坐着,手里捏着一根长长的黄铜烟杆,带着笑看向身旁。

    在大衍国人心中,岐山地界是一处神秘而令人敬畏的地方。岐山距大衍王都奉元仅一百二十里,据传周成襄帝五十三年,也就是大周王朝分崩瓦解的那一年,岐山之上有凤凰哀鸣,数日不绝,随之而来的是长达半月的暴雨,将奉元城都笼罩在内。而后听岐山周边的樵夫及猎人所讲,岐山之中于元启一年突现迷障与异兽,变得凶险莫测,在那之后深入岐山之中的人鲜有生还者,而侥幸回来的人亦是多半失魂落魄,疯疯癫癫,以至于民众不敢进山超过十里。元启十五年,衍王殷琦下诏,命岐山一带居民搬迁至南部渭水一带,现今此处已无人烟,村落破败坍塌,良田与阡陌被野草掩盖,逐渐变为一片荒野。

    在这荒野之后,赫然有一条驰道,从王城方向而来,通往岐山脚下。自元启十三年起,大衍开始广修驰道,历时近五年,现驰道已广布大衍地界,传达上命,调兵,运输均十分便捷。然而这条驰道所经之地尽是荒野,既无信使经过,也无车马行人,路面却宽阔坚实,不生杂草,似是依然有差役维护。

    此时已是晌午过半,秋蝗嘶鸣正欢,忽有隐约的马蹄声自北方传来,少时见一匹黑马自一缓坡之上现出,神骏非常。黑马颈间已显汗湿,但气息不见紊乱,奔行之势不减,一路飞跑向岐山山脚。

    ……

    (盗版网站抄的实在太快啊……很多不通语句和粘贴错的,我第二天会再修一次,你们能不能不要这么敬业,等我完善了再拷贝呀……没有很多东西啊!我很多好句子都没加上呢,看了只觉脸疼……)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