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卯时刚过,一名小内侍就跑来内阁知会张居正,说冯公公在文华殿西室候着,要与他商量皇上经筵事。
张居正把手头紧要事向书办作了交代,便快步过去。
打从小皇上绕过内阁下了两道旨后,这几天君臣未曾见面。
但皇上给张居正赏赐纹银实物以及直颁谕旨两件事,同时刊登在最近一期邸报上。
这截然不同的两则消息,引起了京官们极大的兴趣。
大凡官场中人,都有捕风捉影望文猜度的嗜好,尤其是对权势人物的行止动静,更是密切关注。
所以,这一期的邸报,一到各衙门便都争相传阅,不到一天就差不多翻烂了,一些人恨不能从字缝儿里尽行抠出那些“意在言外”
的东西。
如此这般之后,便广泛得出结论,李太后对张居正已经有些不满了。
在李伟、张溶、许从成等王公贵戚与张居正之间,李太后是宁可得罪后者也决计不肯结怨于前者。
有了这个结论,官员们对新任首辅的敬畏之感顿时减轻了许多,本来已经当起了“缩头乌龟”
的那些人又开始活跃起来。
但张居正本人并不这么看。
当他在积香庐里乍一听说那两道旨后,内心着实惶惑了一阵子,但冷静下来慎重思考,他又觉得这并非外人所想象的那种“政治危机”
。
李太后如此做,并非动摇了对他的信任,而是在国与家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凡朝廷大政,只要不触动王侯勋戚的根本利益而给皇上添麻烦,余下的事情还是听凭内阁处置。
因此,皇上下旨只是免去王侯勋戚的胡椒苏木折俸,而并非尽行更改悉数推翻。
还有补吕调阳入阁之事,从内心深处讲,张居正也觉得吕调阳是最佳人选,因为他所需要的阁臣是助手而非对手。
吕调阳与高仪为人处事差不多,都是远离朋党案牍劳形的人物。
他之所以在推荐手本中把吕调阳列在第三,是因为杨博、葛守礼都是三朝老臣,资望远在吕调阳之上,从礼仪与舆情上都不得不这样排位。
谁知歪打正着,李太后硬是帮小皇上挑出了这位位居末席的吕调阳。
虽然各有心思,结果却是一样。
从另外一个角度,这件事也消除了张居正的担心,那就是皇上增补阁臣并没有另辟蹊径,而是仍在他举荐的人中选出一个。
这般思考下来,张居正重又恢复了那种“挟泰山以超北海,舍我其谁乎”
的心态,让王篆把王之诰、王国光两位心腹大臣连夜召来积香庐商议如何渡过难关。
免去在京王侯勋戚的胡椒苏木折俸,得拿出两万多两现银来,这笔钱怎样尽快筹集拢来,是王国光的事。
张居正认为真正棘手的事,是王崧之子刺死章大郎。
若让王崧之子杀人偿命,必然得罪士林,因为大家都觉得王崧死得冤。
若对王崧之子从轻发落甚至宣判无罪,又会得罪邱公公甚至李太后。
通过这次会面言谈,张居正发觉李太后虽然雍容大度精明过人,却也仍难摆脱女人的通常毛病——生性多疑,以情代理。
这件命案若处置不当,保不准就会真的结怨于李太后。
二王知道张居正的难处,王国光叹道:“这件事要做到菜刀切豆腐——两面光溜,确非易事也。”
王之诰手托下巴想了半天,说:“这事儿我看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拖。”
见张居正投以询问的眼光,王之诰接着说道:“眼下京城乱攘攘一片,这时候做啥事,都会有人站出来横挑鼻子竖挑眼,惟一万全之策,就是拖。
当年嘉靖皇帝要杀海瑞,三法司问谳会审就用了一年多时间,时过境迁,当事人慢慢淡忘这事儿,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
办案的人要是性子急,十个海瑞都没命了。”
张居正心领神会,同意王之诰如此办理。
...
云起书院我们的2020创意征文大赛参赛作品自带福运的相府千金宁芝穿成了七零年的小可怜,带领养父母一家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古穿今,团宠,青梅竹马)半个月后开文...
一个中国宅男乘船经过百慕大三角海域时意外丧生,而他的却因此穿越到了二战前的欧洲。阴差阳错,曾经的宅男创造了新的历史。英伦三岛的上空布满了梅塞施密特的机翼,莫斯科城墙挂上了铁十字旗。莱因哈特站在众多记者面前,信誓旦旦的保证我们将会为世界带来正义。...
一尊战魂不死不灭,一道神威蔑视古今。桃花树下,凌轩暗暗起誓从今天起,我要变强,不再屈居人下。为此,纵然战魂沉睡提不上一丝战力,纵然付出常人做不到的十倍百倍努力,我也要坚持本心,走强者之路,让那些曾对我冷眼之人悔恨一生。天狼部落(QQ群)...
九曲黄河,万里烽烟。重生韩遂之子,立志争霸三国。各位看官,若是本书可以勾起您的三国情怀,哪怕就一丝一毫。那老九斗胆请您收藏拙作,感激不尽。...
上古一场大战落幕,武道之路被斩断,灵根道昌盛,从此以后再无后人为武修。一位少年无灵根,携带着家族之宝,从人肉沙包做起,怀着修仙梦,踏上了武修之路。他修仙不求长生不死,只求无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然少年深知,只有成为最强,方可掌握自己的命运,与真正改变别人的命运。何为最强?灵根道最强,武道最强!!!然当踏上灵根道,少年才发现他自己原来也不简单,许多谜团向他袭来。他竟是无数的他!‘一步登云,上青天’是为步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