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世有蓬莱阁,于东海蓬莱岛上,人不可至。”
“阁中藏有惊世典籍,汉朝时有人曾修行得道,驾一轻舟过方丈、瀛洲、再至蓬莱岛上,见仙人而拜七七四十九日,直至濒死之际,仙人才从阁中取书赐予那人。”
“后数百年间不断有修行得道之人前往蓬莱阁求书拜师,使蓬莱典籍得以流传于世。
但后多在皇室或高门贵族手中,不得流落民间。
即使流落出去,没有修为的人也无法窥看其间内容,轻则晕迷,重则双目流血而亡。”
“再后来传到了晋朝,流传下来的蓬莱典籍多为后世玄修者或墨道大家抄录,典籍上的神力也减弱了。”
“朝廷南迁至建康,宫中所藏的蓬莱典籍也不多,大部分都在对门琅琊王家的书房里,据说还有几本原书,不过如今他家年轻一辈,倒是没有一人有翻看原书的能力。”
“咱们祖父所得数卷蓬莱典籍就是二次抄录的,而我现在是三次抄录。”
谢尚继续侃侃而谈,谢安沉默倾听,心中总结。
总而言之:
蓬莱典籍各有分类。
读蓬莱阁中书法法帖,可得绝妙笔意,得笔意者书法大成、自成一派!
读蓬莱阁中治世之典,可封王拜相!
读蓬莱阁中绝妙兵书,可纵横天下!
读蓬莱阁中武斗秘籍,可敌千万人!
读蓬莱阁中玄修仙法,可得道升仙!
蓬莱典籍原书神力最大,所获也最多。
但原书多已失传,仅有少量流传于世;二次抄录的书籍多在高门世家手中;三次抄录的书籍多为年轻一辈锻炼自身玄修能力所录。
谢安恍然大悟,难怪自己看了之后无法记住内容,是因为修为不够的缘故。
他人并未离开书房,但被那书籍中的力量引去见到了蓬莱阁,想来那里应该是在冥想之地,或者玄修冥想也是通往那里的一条路。
但是,这打开东晋的方式真的对吗?
要修行是什么鬼,不是光好好练习书法就够了么?
魏晋玄风极盛,佛、道两教更是渗入士族阶层,炼丹求仙者多不胜数。
比如说这九品中的玄武榜,玄为玄修,包含老庄清谈、道家冥想修行的内容,武为武斗,一品武斗之力者,一剑可斩千军。
可惜如今晋人一品武将少,文盛武衰,倒是北方胡人诸国中有不少武力高强者。
难怪刚才谢尚倒了一肚子苦水,想来他为了三榜皆上付出了不少努力啊,当然看他十六岁就能居列三榜五品,天赋肯定是极佳的。
谢尚将自己训练计划娓娓道来:“我谢氏一门中,奕哥擅武,你可以跟着学习,但要悄悄学,毕竟士族对学武者总是看不上眼。”
“二哥善道家玄修,他在我那院里还有个炼丹房呢,你可跟着学点炼丹之术;至于我嘛,最近开始着手研习草书,你可随我学书法。”
“还有你爹深得祖父儒学教诲,虽然如今玄风盛行,但儒学仍是治国之本,想要扬名立志,还需学之。
想要扬名,需得如我阿父般玄儒双修!”
“总之,阿兄非常好看你哦!”
谢安头大,听得困意袭来,渐渐枕在堂兄膝上睡去。
谢尚继续抄录着蓬莱典籍,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喃喃道:“刚忘了跟你说,王家倒有人在周岁抓周时,将司徒贴身珍藏的蓬莱法帖翻来看过一眼,还读出了一个字,当时震惊整个建康城,大家都以为出了个绝世的书法天才、将来会成为墨道圣人呢。”
“可惜那孩子在众人瞩目中,过后四年间竟写不出一个字,如今是建康城中出名的笑话和谈资啊!”
“那小孩是谁啊,倒有些可怜。”
谢安口中呢喃,迷迷糊糊地接道。
“就是对门的熙之妹妹呐。”
ps:想想初衷是为了熙之才写的童年部分。
然而东晋太冷门,一开头主角就是小孩大概真的没多少人看,阿门,可是东晋并非谢安一人的东晋,努力存稿长大中。
...
云起书院我们的2020创意征文大赛参赛作品自带福运的相府千金宁芝穿成了七零年的小可怜,带领养父母一家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古穿今,团宠,青梅竹马)半个月后开文...
一个中国宅男乘船经过百慕大三角海域时意外丧生,而他的却因此穿越到了二战前的欧洲。阴差阳错,曾经的宅男创造了新的历史。英伦三岛的上空布满了梅塞施密特的机翼,莫斯科城墙挂上了铁十字旗。莱因哈特站在众多记者面前,信誓旦旦的保证我们将会为世界带来正义。...
一尊战魂不死不灭,一道神威蔑视古今。桃花树下,凌轩暗暗起誓从今天起,我要变强,不再屈居人下。为此,纵然战魂沉睡提不上一丝战力,纵然付出常人做不到的十倍百倍努力,我也要坚持本心,走强者之路,让那些曾对我冷眼之人悔恨一生。天狼部落(QQ群)...
九曲黄河,万里烽烟。重生韩遂之子,立志争霸三国。各位看官,若是本书可以勾起您的三国情怀,哪怕就一丝一毫。那老九斗胆请您收藏拙作,感激不尽。...
上古一场大战落幕,武道之路被斩断,灵根道昌盛,从此以后再无后人为武修。一位少年无灵根,携带着家族之宝,从人肉沙包做起,怀着修仙梦,踏上了武修之路。他修仙不求长生不死,只求无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然少年深知,只有成为最强,方可掌握自己的命运,与真正改变别人的命运。何为最强?灵根道最强,武道最强!!!然当踏上灵根道,少年才发现他自己原来也不简单,许多谜团向他袭来。他竟是无数的他!‘一步登云,上青天’是为步云天。...